纽卡压哨失核,伊萨克转投利物浦引内部质疑
9月1日,英超夏季转会窗尘埃落定,纽卡斯尔联队以1.3亿英镑的价格将当家前锋伊萨克出售给利物浦,创下了英格兰足坛的转会费新纪录。在转会窗口临近关闭的最后时刻,交易突然达成,令各方瞩目。
《电讯报》纽卡斯尔方面记者Luke Edwards撰文指出,俱乐部所有者沙特公共投资基金(PIF)在此次运作中显露出决策偏差。尽管管理层整个夏窗都对外坚称伊萨克为非卖品,但最终却未能坚守立场。记者批评道,俱乐部的管理层本应展现与前任迈克-阿什利时期不同的运营理念,却仍然在压力下选择妥协,这种行为令人失望。
整个夏天,纽卡斯尔的管理团队多次强调将全力留住瑞典国脚,甚至不惜在球员表达离队意愿的情况下采取强硬手段。俱乐部原本计划通过留住伊萨克来传递稳定信号,防止其他核心球员效仿离队。然而在转会窗口关闭前的最后48小时,形势急转直下。利物浦方面持续施压,球员本人也明确表态不愿继续留队,甚至表示若夏窗未能成行,将在冬季再次寻求转会。
在谈判过程中,纽卡斯尔最初为伊萨克标价1.5亿英镑,但最终成交价比这一数字低了2000万镑。更令外界质疑的是,俱乐部此前已错失了多名锋线引援目标,包括若昂-佩德罗、埃基蒂克和舍什科,他们分别加盟了布莱顿、巴黎圣日耳曼和莱比锡。尽管随后紧急签下布伦特福德的维萨和沃尔特马德作为替代,但这两人在能力和潜力层面均与伊萨克存在差距。
从历史角度看,纽卡斯尔联曾多次经历核心球员流失,从比尔兹利、加斯科因到近年的卡罗尔,俱乐部似乎难以摆脱“球星加工厂”的标签。尽管此次交易带来了创纪录的资金回报,但在竞技层面,球队的攻击实力和战术体系将面临重构挑战。
有分析认为,PIF作为控股方,此次决策更多基于财务考量而非竞技布局。尽管巨额转会费可改善财政公平法案(FFP)限制下的运营空间,但球队即战力受损以及品牌形象的影响仍需长期观察。此次转会的仓促性和被动性,反映出俱乐部在战略规划和危机应对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。